bet5365官方网站

搜索

建湖淮剧名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  来源:建湖日报-bet5365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13-03-15 11:12:02

  彭友庆(1861-1936)老生。建湖草堰口人。自幼从艺,学习徽剧,基本功扎实,能戏颇多。在盐阜一带搭班演出时,既唱“大戏”(徽剧),也唱“小戏”(三合子)。1916年,与倪福康、梁广友、何孔标等合作,改唱江淮戏。他和谢长钰合演的《三戏白牡丹》最受欢迎。其叔彭瑞书,幼时读过私塾,曾据当地真人实事,编唱《丁黄氏》,先穿巷敲小盘清唱,后在上海大兴街芦席棚内编成江淮戏剧本,红极一时。晚年转为曲艺演员。弟海庆(彭五),善演老旦。子正清,工二花脸,有“活周仓”之称。

  时炳南(1865-1929)建湖县人。原为医生,后正式习艺。初学旦角,后改老生,能演《骂灯》的王月英、《方卿见姑》的姑母及《五台山》的杨继业、《九更天》的马义、《一捧雪》的莫成等。多才多艺,颇有威望,在早期的淮剧界中,与武旭东、何孔标并称为“三大主教”。晚年,在上海民乐戏院任后台总经理,熟悉业务,又乐于提携后进,徐寿宝、张松林、陆三龙、顾汉章、曹月红等,均曾受他教益,当时有“时圣人”之誉。义子时少楠(陈广全),武生演员,能演《翠屏山》的石秀、《潘金莲》的武松、《西游记》的孙悟空等,后任幕表编导。

  韩太和(1867-1958)又名国茂,小名小磨子,建湖草堰口人。初学香火戏、徽剧。工旦角,如《大保国》的李艳妃等。后改老生,如《青风亭》的张元秀等。1907年,逃荒到上海,在闸北的江北大世界,敲筷子清唱。后与何孔标、潘天才、周廷福、武旭东等先后合作,在太平桥小菜场等地演出江淮小戏,先是坐唱,后穿服装表演,很受欢迎。后又迁到由刘伯川开的民乐戏院演出,影响逐渐扩大,便以其子侄辈为骨干,组建“韩家班”。上世纪30年代以后,因年迈退出舞台,长期帮助戏班说戏,辅导后辈习艺。

  吕维翔(1872-1960)武丑。建湖石桥头人。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吕锡元,道光十八年(1838)生,是下河徽班文武生。维翔与其兄弟六人,均为徽剧演员兼唱“香火戏”。清末民初,很多徽班艺人与“三合子”戏合班,逐渐改唱江淮戏。维翔工武丑、武净,家学渊博,曾与苏振中、骆步蟾等同班演出,并与骆共过衣箱,组建“合益班”。擅演《时迁偷鸡》、《蒋干盗书》、《活捉》等剧。演《探阴山》、《红梅阁》、《阴阳河》等剧的判官,“椅子功”出色。是淮剧草创时期的花脸演员之一。

  骆步蟾(1876-1941)男旦。建湖石桥头人。自幼习艺,戏路很宽。能唱徽剧、京剧,也能唱“香火戏”、江淮戏。各种行当,皆能胜任。先演文武旦,如《水漫泗州》中水母、《战金山》中的梁红玉、《湘江会》中的无盐娘娘、《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等,唱做兼擅,又能翻腾跌扑、打“出手”。后改花脸与红生,擅演《斩颜良》、《水淹七军》、《辞曹》、《过五关》等剧的关羽。基本功扎实,在盐阜、清(江)淮(安)宝(应)一带,颇有名声。常与吕维翔同台演出,并曾共过衣箱,一起组班。在淮剧草创期间,有一定影响。叔伯弟兄步宽、步兴、步卿均为徽班“香火戏”演员。其侄骆宏彦、骆月楼,曾向他学习花旦、小生戏,后也都成为淮剧的著名演员。

  倪福康(1878-1962)建湖上冈人。初学“僮子”,唱香火戏。后拜当地著名徽班净角演员苏振中为师,也曾向时炳南问艺。学青衣。擅长唱功,长期在苏北的“老乡班”参加演出。在“徽可夹”时期,改唱江淮小戏。民国初期,携外甥梁广友、梁广义等同赴上海演出,为江淮戏立足于南方做出一定贡献。倪福康长于徽、京二路,会戏众多,戏路极广,青衣、彩旦、花脸、老生,各种行当皆能胜任。子少鹏、徒华良玉,均为淮剧著名演员。

  何孔标(1882-1953)生,旦艺人。又名何小碗子。建湖县人。幼时随单连生祖父习演徽剧,工文武花旦。刻苦练艺,功底深厚,在《红梅阁》中扮演李慧娘,台步稳健,腰腿功夫扎实,救裴生时的翻扑摔打,演技精彩。在《贵妃醉酒》中扮演杨玉环,摆出二十四种美人姿势,造型优美。“肚子大”,戏路宽,能掌握各类行当技术。中年时,改演文武老生、花脸与小丑,并能演猴戏《闹天宫》和武生戏《三挡杨林》等。被同行誉为“大二三花脸,老少副末旦,各种行当戏,演啥都象啥”。民国初期,随何孔德到上海,改唱江淮戏,首演于南市三合街三义戏园。以唱念做打俱佳,在淮剧界享有盛誉,人称“元始天尊”。他擅演的戏有:《打侄上坟》的陈百愚,《取成都》的刘璋、诸葛亮,《二度梅》的陈东川,《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大保国》的徐延昭,《下河东》的呼延寿廷、欧阳方,《雁门关》的潘洪,《九焰山》的武三思,《拾玉镯》的刘媒婆等。尤以演《祥梅寺》的了空和尚与《活捉三郎》的张文远,有走矮步与耍佛球、耍甩发、喷面彩等技艺。他与韩德胜合演《乡城会》,两个彩婆风趣逗乐的喜剧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很受观众欢迎。

  周二娘(1884-?)建湖草堰口人。拜师彭友庆。先唱徽剧、京剧,后改淮剧,嗓音动听,擅演青衣角色,如《大保国》的李艳妃、《武家坡》的王宝钏等。表演细致、传神,是淮剧界最早的女艺人之一。

  骆步兴(1889-1960)男旦。建湖石桥头人。父骆恒昌,唱徽戏、“香火戏”,做“僮子”。自幼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学唱徽剧旦角,后改唱江淮戏。基本功非常扎实,能戏颇多,很多老艺人倪福康、华良玉等,都曾受他教益。其侄彦中、宏彦、月楼,均在他指导下,步入艺坛。民国初期,大批苏北艺人进入上海,他也是较早去南方的淮剧艺人,对淮剧立足于上海,也有一定贡献。中年以后,改演花脸。曾为戏院领班,也能演唱扬剧。并且熟悉文武“场面”,吹拉弹唱,均很精通。

  嵇佳芝(1889-1962)男旦。建湖县人。青年时代在家务农时,即学做“僮子”,演唱“香火戏”,后逐渐成为职业江淮戏演员。早期在盐阜一带演出,上世纪20年代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去上海及江南一带从事演出活动。他擅演青衣,也演彩旦。在《骂灯记》中,前演王婆,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后演王月英,大段演唱,起伏多变,刚柔相济,极见功力。30年代初,他同女门生王亚仙合演《双骂灯》,别具一格,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苏北,致力于组织班社,先后在陈(玉清)家班、双盛班、谢家班任“外写”(领班)。这一时期,兼演老旦。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盐城组织嵇家班(新双盛班)。民国三十五年(1946)底到上海后,戏班曾改名“美艺”。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群艺”。

  吕祝山(1993—1962)净角。原名吕本祝。建湖石桥头人。祖传学戏,是吕氏门中从艺的第六代。先唱徽剧、京剧及香火戏,后改唱江淮戏,是淮剧最早的花睑演员之一。嗓音宏亮,扮相魁伟,天生“虎音”,人称“江淮一声雷”。专工“粉脸”(文净),兼演老生。上世纪20年代初期,离开盐阜地区,去苏南、杭嘉湖等地演出。后长期在上海搭班,曾与淮剧界二十五位名伶结为义友,被认为是淮剧“粉脸”的代表人物。常演剧目有《雁门关调印》、《凤仪亭》、《断太后》等。建国后,曾参加上海合兴淮剧团工作。弟本庆、本亮等均唱“香火戏”。长子其谦,老生演员。次子瑶谦,鼓师。

  徐长山(1896-1963)颜单镇走马沟人,徽剧三代家传。6岁从师学艺,15岁登台。1933年在上海加入江淮戏班.长期与马麟童、何叫天、筱文艳、杨占魁等合作,戏路极广,小丑、老生、花脸、红净皆可胜任。1959年转入江苏省淮剧二团。 

  晏醉春(1900—1931)女艺人。建湖县人。自幼随父习艺,文武兼长。擅演徽、京两路的旦角兼演江淮戏。如《七星庙》的佘赛花、《女审·包断》的秦香莲等,也能反串老生,如《李陵碑》的杨继业、《桑园会》的秋胡等。演技颇佳,在苏北里下河一带颇有声望。当时以她为主组建戏班,常与江淮戏艺人合作演出,是“京夹淮”时期较有影响的女艺人。其父晏志高,早年由“僮子”转入徽班学艺.老生演员,艺术造诣较深,曾领戏班。

  李玉花(1899—1970)女艺人。建湖冈西人,又名“潘二娘”,10余岁登台演戏,师承徽班艺人彭友庆,又得淮剧艺人李如金、陈龙英指教。1921年赴上海,以唱工见长,擅长六字结构的自由调“滚板”,词曲别具一格,被誉为“李玉花调”。抗日战争后期回到建湖,为苏北享有盛誉的女红角。1945年应上海高升大戏院之邀在沪公演《女审·包断》和《赵五娘》,被京剧大师梅兰芳赞为“乡土气浓、声情并茂”。新中国成立后为后辈精心传艺,与筱惠春合力创办春光淮剧团,直至退休。

  梁广友(1901—1935),男旦,又名梁琴芳,建湖上冈人。幼年学艺,工青衣,苦练出一副久唱不衰的好嗓子。有一定文化基础,尤以即兴编词为人所称道,《'骂灯记》是其代表作。因长期与谢长钰(沟墩人,擅京剧)同台,颇受京剧影响,渐跳出纯唱范围,学得唱、做、念、打全面的表演艺术,被列为江淮戏“四大名旦”之一。后因劳累成疾,1935年殁于上海,年仅34岁。

  陈为翰(1903—1961)生角。曾用艺名盖天红,建湖县人,祖辈徽班出身,幼学“僮子”。九岁开始习演徽剧,参与做神会念忏与“香火戏”演出。后入“谢家班”,由谢瑞龙传艺,初学武生,后改唱老生,因身材魁伟,嗓音宏亮,又兼学红生。16岁起,改唱江淮戏,参加“三合子”演出,首演剧目《生死板》。1927年,与谢长钰、戴宝雨等一起探讨淮剧唱腔,为“拉调”的诞生作出贡献。又将僮子念忏中关公挂印封金之内容,增添旦角曹月娥,编成《关公辞曹》,与谢长钰合作,在上海南市太平桥小菜场戏园公演,一炮打响。在《三戏白牡丹》中,陈演吕纯阳,射演白牡丹。在《三堂会审》中陈演刘秉义,谢演苏三,均被认为珠联璧合。其它擅演剧目尚有《临江驿》、《扫松下书》、《扫雪打碗》、《南天门》与《岳飞》等,尤以关公戏最为成功,气质威武,嗓音宽厚,被誉为淮剧红生的最佳人选。上世纪30年代,为扶持初露锋芒的筱文艳,合作演出《关公辞曹》,引人注目。1954年,参加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并为上海淮剧改进协会口述许多传统剧目。1961年起,受聘于上海戏曲学校任教。

  沈月红(1910—1958)男旦,建湖上冈人。原名沈长贵,字金生。自幼学艺,先后拜倪福康、武旭东为师,工文武花旦,尤擅风骚旦。后兼工青衣、老旦、彩旦和老生、粉脸、红脸、黑头、丑角,塑造出众多人物形象,在淮剧界影响较大。1946年起,他在南京组织胜利班,声誉极佳。1956年,创立泰兴胜利淮剧团,后调至宝应县淮剧团。1958年,在演出连台本戏《铁台山》时,突发急病,救治无效而逝。

  华良玉(1910—1981)建湖上冈人。1921年随倪福康学戏。1930年在上海拜嵇佳芝为师。小生、老生、花脸均能应工,尤擅风流潇洒的“一滴小生”。他演唱的连环句,口齿清楚,很有特色。拿手戏有《王文与刁刘氏》、《方卿见姑》、《罗英访贤》等。1952年,组织合兴淮剧团,任团长.1955,年加入阜宁县淮剧团,1958年进江苏省淮剧团,其女华美琴为著名旦角演员。

  徐寿保(191 1—1950)老生。建湖庆丰乡界牌桥人。原名藩圃,14岁起,随父做“僮子”,唱“香火戏”,并参加“三合子”戏班演出。18岁时,向楼王镇的舅父王如顺学艺,先演徽剧,后改淮剧。专演“红生”及做派老生。他扮演关公,仅化淡妆,出场后,脸即变红,端庄威严,甚为传神,颇受业内人士的推重。何益山的“红生”戏,就曾受他的教益。常演《南天门》、《九更天》、《临江驿》等剧,唱做翻摔,技巧精湛,在里下河一带享有盛誉。抗日战争前,徐寿保曾到上海演出。日军侵占上海后,返回苏北,自备衣箱,组建戏班。先后合作的有董桂英、李玉花、杨玉花、耿麟童、董月红等。其妻许风仙,盐城许家巷人,自幼随父唱“门叹词”,后也为淮剧演员。

  骆宏彦(1911一1982)男旦。原名骆文林,小名二灌子,建湖上冈人,出身梨园世家,祖辈从事徽剧。其祖父骆恒昌,父步升,伯步蟾、步宽,叔步卿,均为徽班或“香火戏”艺人。幼受家传,工花旦。其弟月楼(又名骆文松),习文武小生。兄弟常同台演出《风仪亭》、《断桥》等剧。上世纪20年代末期,随父辈到上海闸北义和园,演出《白蛇传》等剧,扮相俊秀,唱做俱佳,备受欢迎。他稍通文墨,谈吐唱戏皆有文采,常吸取微、京艺术特点,丰富淮剧剧目与表演艺术。30年代初期,在南市吴家木桥鼎新舞台,与马麟童、刘鸿奎等同台演出时,邀聘绘景师邓格非在《王玉香得道》、《鹊桥相会》中,使用软硬布景装置.渲染舞台气氛。从此,江淮戏舞台开始重视舞台布景设施。骆宏彦善于团结艺人,尊重并支持他人的艺术创新。当谢长钰始创的“老拉调”问世后,他率先带头演唱。筱文艳的“自由调”诞生后,他不仅自己演唱,并去各淮戏班社游说,终为同行所接受,广为流行。骆宏彦与田汉、洪深、梅兰芳等戏剧界著名人士均有交往。在武旭东、马麟童、何叫天等人的协助下,1946年,成立由骆宏彦为主任的“上海江淮戏公会”。1947年又改名为上海江淮戏联谊会,田汉、洪深曾亲笔题诗相赠。1950年,任“上海淮剧改进协会”主任,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贯彻“改戏、改人、改制”政策,并协调各淮剧团人员的工作关系,开展传统剧目整理工作,编纂《淮剧韵辙》,保留大批珍贵资料“文革”中受害致残,长期瘫痪,1982年病逝。

  杨金花(1911—1985)女艺人。建湖草堰口人。自幼随父(杨如谨)、兄(杨月清、杨月楼)学艺。18岁,在盐阜地区的“东路”江淮戏中初露头角。同年,在运河沿线演出,学唱西路“淮调”,不断融进“拉调”、“香火调”等唱腔中抒情柔美、自然流畅的成份,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自成一派的东路清板“淮调”(又称“软淮蹦”),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民歌风味,甜润清新,醇厚动听,对淮剧声腔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943年前后,杨金花在西口运河一线,与周茂贵、郝寿山、吴寿琴等人先后同班。1947年,与朱长胜、梁文喜、五岁红(栾玉华)等人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搭班。专工花旦、青衣,人称“杨小闺女”,红极一时。1949年,曾领班去天长、六合、南京、镇江等地献艺。1950年,与王为民、王为德等组成淮光剧团。1953年,与粱文喜、栾玉华等组建滨海县淮剧团。1956年到1958年期间,曾先后被邀聘为江苏省戏剧训练班、盐城市艺术学校与滨海县艺术训练班老师。

  何叫天(1919—2004)建湖冈西人。原名何万泰,国家一级演员。8岁学艺,10岁登台演出,后赴上海。上世纪50年代初,与筱文艳、马麟童等筹办上海淮光剧团。通过长期的演艺实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创造了自由调“连环句”,极大地丰富了淮剧唱腔表现力,为淮剧唱腔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一生塑造了许多艺术形象,成为淮剧的“一代宗师”、戏剧界一面旗帜。这位从淮剧故乡走出去的杰出艺术家,历任上海市淮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艺术顾问等,是上海第一、第二届政协委员。

  徐桂芳(1919—1988)男旦,建湖庆丰人,原名贵圃。10岁师从陈玉庚学淮剧。1926年,去上海随沈长发学艺,工青衣、花旦。40年代末改老旦。1951年参加淮光淮剧团后,专业老旦应工,创造了独特的徐派老旦唱腔。196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是淮剧界颇有声誉的艺术家。其代表作有《探寒窑》、《岳母刺字》等。

  筱月亭(1917—1964)生角。原名符兆郎。建湖上冈人。工小生,以唱功见长,大段唱词能即兴编就,而且妙语如珠,富有生活气息,人称“词博士”。有时独自在场,边编边唱,既俏又绝,极受观众欢迎,被誉为“唱不死的筱月亭”。1955年春,参加射阳县淮剧团。

  唐雪芳1922年生,建湖人,原名叶素娟,早期淮剧界著名旦角女演员,上世纪40年代成名于上海,与何叫天、杨占魁、筱文艳等齐名,是上海淮剧界相当有影响的名角之一。凭着多年的舞台演唱实践,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创了淮剧唱腔中的“大悲调”。1958年,回到建湖县淮剧团,演过《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等。1978年退休。

  马惠珍(1933—1974)女,建湖高作人,旦角演员。5岁随母学艺,9岁登台。后在上海师从武云凤。1953年进阜宁县淮剧团,为主要演员。1954年任阜宁县淮剧团副团长。她幼年专工武旦、刀马旦,擅演《七星庙》的佘赛花、《薛丁山征西》的樊梨花。后特工花旦,扮相艳丽,唱做俱佳。饰演《急拿王兆》中周巧云一角,尤其为人赞赏。

  石麟童(1934—1999)建湖湖垛镇(今近湖镇)人,著名淮剧演员。早年随父做僮子,先在京剧班学打击乐,后改学戏。1954年起,直至1968年剧团撤销前,一直在建湖县淮剧团工作,擅演须老生而深受观众喜爱,曾在《秦香莲》中饰包公,《五王反京》中饰老丞相,《寇准背靴》中饰寇准,《十五贯》中饰况钟,在传统古装戏中饰演了许多须老生舞台形象。在现代戏中塑造的正、反以及中间派的舞台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文革”后,在阜宁县淮剧团工作,主演的现代淮剧《一字值千金》曾影响全国。上世纪90年代借调盐城市淮剧团,主演的《鸡毛蒜皮》获国家级专项大奖。

  筱海红1934年生,建湖庆丰东吴庄人,原名吴彩霞,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随父母学艺,工文武花旦兼青衣。1949年加入上海联谊、建新两团,后又入上海人民淮剧团。代表作有《九件衣》、《哑女告状》等,曾当选为上海市闸北区人民代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文化工作者。

  周桂珍1938年生,艺名“筱蝴蝶”。“文革”前为建湖县淮剧团当家旦角、副团长,是淮剧流行地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成功塑造过多个旦角人物。1975年协调至泰州淮剧团任副团长,多次参加会演并获奖。

  徐佩华(1944—1992),生于上海,祖籍建湖,国家二级演员,工刀马旦、青衣,艺名筱玉梅。1956年进上海浦光剧团,拜筱文艳为师,在淮剧舞台上饰演过多种角色,获优秀演出奖多次。

  刘素华1944年生,兴化人,1954年6月进建湖县淮剧团,为主要旦角演员,工花旦、青衣。从艺40余年,主演了《蔡金莲告状》、《祥林嫂》、《公公做媒》、《白蛇传》等,曾获省“百场奖”、优秀表演奖。

  何双林建湖冈两人,1945年6月生,上海市淮剧团著名演员、导演,国家一级演员。1957年随父何叫天学艺,1980年进上海戏曲学院导演班进修。在新编古装戏《金龙与蜉游》中塑造金龙一角,获国家优秀表演奖,同时获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他在淮剧舞台上塑造过众多人物形象,并导演过淮、越、京、锡、昆、话等多剧种剧目,系戏剧界较有影响的人物。

  戴建民1946年出生于建湖,祖籍河北。国家二级演员,曾任建湖县淮剧团副团长、党支部书记,1999年退休。他出生梨园世家,幼时随父母学艺,基本功扎实,工小生兼老生,戏路宽,正反角色均能胜任。他能演唱,善文善武;唱腔韵味醇厚、优美动听。从艺50余年,塑造了众多舞台形象,多次获省、市优秀表演奖。

  王锦宜建湖上冈人,1947年生,建湖县淮剧团主要旦角演员。1959年进团,从艺40余年,工花旦、青衣,文武兼长。其代表作有《白蛇传》、《哑女告状》、《秦雪梅吊孝》、《江姐》等,多次获省、市优秀表演奖。

  秦玉莲建湖庆丰人,1948年生。建湖县淮剧团主要旦角演员,工花旦、青衣、彩旦。1959年进团,从艺40余年,在《屠夫状元》、《白蛇后传》、《烽火同心》、《大明贤后》等剧中,塑造过多个角色,多次获省、市优秀表演奖。

  阿英(1900—1977)现代作家、文学史家,原名钱杏邨,笔名魏如晦。安徽芜湖人。1926年加人中同共产党。1941年起在新四军军部工作,并参加陈毅领导建立的湖海艺文社。他重视淮剧的改造与创新,专门写了《论淮剧》、《农村剧团的组织、训练与演出》等文章,编辑《戏剧特辑》,办培训班并亲自任教,为建湖农村戏剧活动做了大量工作。1943年,亲自为建阳文工团员讲课、选剧本,指导他们排演了新淮戏《照减不误》,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减租减息的斗争,影响极大。

  马仲怡(1913—1990)著名编剧,建湖蒋营人,幼年爱好文艺,1936年春到上海,做过检票,敲过小锣。1950年开始改编戏剧作品,后在上海人民淮剧团就职。先后改编、移植、创作大小剧本50多部,如《秦香莲》、《杨八姐游春》、《探寒窑》、《女审》等,均成为淮剧的保留剧目。

  顾鲁竹1915年生,中共党员,建湖人。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教师,1955年调入上海人民淮剧团。先后改编、移植、创作大小剧本100多部。主要作品有《丁黄氏》、《三女抢板》、《牙痕记》、《九件衣》、《忠王李秀成》、《党的女儿》等,还为盐城、建湖、泰州等地的淮剧团创作过剧本,是淮剧界著名的编剧,为淮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戴尧天(1919—1988)建湖建阳新阳村人,教师出身。后凋县文化馆工作。建国后直到1970年前,曾改编、移植了大戏数十部,如《社长的女儿》、《志愿军的未婚妻》、《红色的种子》、《五王返京》、《焦裕禄》、《王杰》等。

  张倬(1921—1978)建湖高作人,1961年进建湖县淮剧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先后为《社长的女儿》、《五王反京》、《红色的种子》、《赤道战鼓》、《红灯记》、《南海长城》、《白毛女》、《好事体》等数十台剧目担任舞美设汁和制作,存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王荫1922年8月出生,建湖高作人,1943年参加革命,历任小学校长、高作区文教区员、建阳县(建湖县前身)文教科文化股长、盐城专区人民剧场经理、实验淮剧团团长、支部书记、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职。因爱好文艺,与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编著和山版了《淮剧曲调介绍》、《民间淮剧曲凋介绍》、《艺文枝叶》等书。

  潘凤岭1925年生于建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其母李玉花为我国第一代淮剧女演员。上世纪40年代,他与唐雪芳(叶素娟)合作完成了“大悲调”的创作,声誉鹊起,被人称为“胡琴大王”。1952年进入上海人民淮剧团拉主胡。传统的积淀加上音乐理论的钻研,使其音乐创作突飞猛进,对淮剧曲调的改革创新和完善作出较大的贡献,对筱文艳、何叫天、杨占魁、马秀英等淮剧艺术家唱腔流派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他还借鉴兄弟剧种的唱腔特点,融会贯通,使淮剧曲调做到声腔结合,音乐完美。其演奏技术也成为一代楷模。

  曾栋君1927年生于盐城,离休前任建湖文化馆副馆长,汀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46年从事部队文化工作。1960年调建湖县淮剧团任导演,先后协导的大戏有《赤叶河》、《江姐》、《雷锋》、《红缨歌》、《兵临城下》、《南海长城》、《赤道战鼓》等;另在群众文艺会演中,执导过小戏20多部。

  居乐(1932—2003)原名居春勇,建湖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16岁涉足淮剧,凭着自己对淮剧艺术的喜爱和追求,虚心向前辈艺人求教,向同行好友学习,就这样多听多看,偷学暗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淮剧界唯一的无师自通的一代琴王。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淮剧界就盛传“南潘北居”之说,南即指上海人民淮剧团琴师潘凤岭,北即指居乐。从艺以来,先后承担了100余台大型古装、现代淮剧的音乐创作,并担纲主奏。代表作《赠塔》、《告御状》、《秦英平西》、《唐知县审诰命》、《舍妻审妻》、《杨八姐游春》、《狸猫换太子》、《红灯记》、《金色的教鞭》、《打碗记》、《离婚记》、《双送鞋》等剧目多次参加部、省、市重大艺术活动和文艺会演,并多次荣获音乐创作奖。其技艺纯熟,演奏完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有淮剧“花派”琴师之美誉。先后在上海联谊淮剧团、镇江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担任主奏兼作曲。

  伍少南男,1934年4月生,籍贯阜宁喻口(曾隶属原建阳县),自幼在建湖学艺、生活和工作,淮剧界著名音乐工作者。为建湖县淮剧团主胡和音乐设计,创作过几十部淮剧剧目的曲调。1952年在建湖为淮阴京剧名旦宋长荣伴奏过《起解》、《会审》,1953年曾为京剧名角彭学琴伴奏过《红娘》、《玉堂春》、《凤还巢》,同年参加了吴济良的“新艺淮剧团”任副团长。1954年7月“新艺”和“胜利”两个民间职业剧团合并成立建湖县淮剧团,任主胡。此后调至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参加华东区六省一市戏剧观摩会演,1956年获乐师奖。1958年在省戏剧艺术学校作曲班学习音乐理论、作曲法,结业后创作江苏民歌《新娘子刚进庄》。1981年创作的《卖蟹》音乐唱腔,获盐城市会演音乐创作奖。为建湖县淮剧团的《孟姜女》、《蔡金莲告状》、《牙痕记》、《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数十台剧目谱过曲。在《牙痕记》、《卖蟹》等多个剧目的音乐创作中,对淮剧音乐及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徐正德艺名淮海,1935年生于上海,江苏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在汀苏省文化干校编导班进修,退休前是建湖县文化馆干部。幼时随父徐长山学艺练功,文武兼能,曾编导《按院印》、《韩信》等剧目参加镇江市和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后改行淮剧唱腔设计,先后为《祥林嫂》、《南归记》、《红楼梦》、《恩仇记》作曲。在县群众文艺会演活动中为几十个小戏谱曲,如《春到农家》、《好事多磨》、《后顾无忧》、《鳏夫门前》、《种瓜得瓜》等。为县淮剧团作曲的有《三凰求凤》、《隐形杀手》、《法海赔情》等多个小戏。

  金之愚1935年生,男,回族,镇江人,1976年从事戏剧创作,后任县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主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创作有淮剧小戏《双丑会》、《卖蟹》,古装剧《醉县令》、大型现代戏《贾干事下乡》、《烽火同心》等。其中《卖蟹》被省戏校选作教材,并收入江苏省戏剧集《明月照人来》一书。

  仇安东1938年生,男,建湖县淮剧团演员。在团期间曾改编、整理、移植了大型传统古装戏《蔡金莲告状》、《泪洒相思地》、《牙痕记》、《赵五娘》、《济公》(上下集)、《皮五辣子》等。

  李宗远1939年生,建湖宝塔人,1960年毕业于盐城师范,曾于1965年、1990年两度入导演班进修。历任中小学教员、文化站长、建湖县淮剧团导演助理、文化馆副馆长等职。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以来,执导过大小戏《扬立贝》、《枫莲》、《难唱的恋歌》、《分家》、《诓妻记》、《母女会》、《不是误会的误会》、《相亲》、《公仆情》、《合格》、《放线》、《争牌》等。

  杜学连1945年8月生,建湖冈东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9月从教,1975年调县文教局(1984年划归文化局)从事戏剧创作至今。1994年起先后担任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主任。从业28年来,创作、整理剧本30余部,其中发表、上演及获奖的戏曲有《破案》、《两担粮》、《秦雪梅吊孝》、《水乡二柳》和《大明贤后》、《剃头匠与理发师》等20余部。《剃头匠与理发师》获江苏省优秀剧目奖,并人选省精品工程。

  王友理1945年10月出生,射阳人,1959年毕业于盐城鲁艺编导班。现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导演学会会员。从事艺术工作以来,做过演员,任过建湖县淮剧团导演、团长等职,退休前为建湖县文化馆副馆长。先后执导过大小戏100余部。大戏《如何不如何》、《贾于事下乡》、《剃头匠与理发师》,先后在江苏省一、二、五届淮剧节获优秀导演奖;《三秀才》获第三届淮剧节、江苏省第三届戏剧节金奖。由他执导的淮剧《吴承恩》、《韩信》、《剃头匠与理发师》先后人选江苏省戏曲剧目精品工程。发表戏剧导演论文多篇,《简论田汉戏剧创作的美学追求》,获田汉优秀论文奖。他对淮剧的发展和创新很有贡献,是淮剧界乃至整个戏曲界较有影响的著名导演。

  袁福荣1946年生,建湖高作人,中共党员。1975年从事戏剧创作至今。先后创作《香罗恨》、《贾干事下乡》、《冲天鸟》、《如何不如何》等大戏近20部,改编、移植大戏10多部,均由建湖县淮剧团排练演出,并多次获省、市剧本创作奖。有近10部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另创作小戏10多个,多次参加省、市、县群众文艺会演并获奖。曾任建湖县淮剧团党支部书记,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主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

  金学桂1946年8月出生,建湖建阳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退休前为建湖县文化馆、博物馆副馆长,现为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副研究馆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从事艺术创作以来,创作小戏50余部、大戏19部,其中《多管一方》、《村官“偷”羊》、《冤斩马谡》、《碧血盘丝洞》获省、国家奖项,收入戏剧文学专集;创作、拍摄电视剧、电视专题片5部;发表出版十二集、三十集电视文学剧本各1部、广播剧6部。

  赵海龙1948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6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曾任演员、导演、编剧、建湖县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二级编剧。创作大戏、小戏40余部,主要有大型淮剧《醉县令》、《路难行》、《中国梦》以及话剧《黑色的光环》。其中《醉县令》在《江苏戏剧》发表;《黑色的光环》在《新剧本》发表,2000年被选入百部话剧精品库。1997年香港CTC出版《赵海龙剧作选》,选人戏曲、话剧、电视剧剧本6部。

  戴超1950年生,建湖近湖镇人。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舞台美术学会会员、淮剧艺术研究会理事。从事淮剧舞美工作20余年,其设计风格明快、洗练、大方,熔写意性、虚拟性、装饰性于一炉。曾为《卖蟹》、《水乡二柳》、《公公做媒》、《香罗恨》、《泼姐骂鸡》、《二百五传奇》等剧目担任舞美设计,获得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公公做媒》的舞美设计破收入《江苏戏曲志》,其人也被载入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舞台美术家名鉴》一书。

  宋吉华1954年7月生,建湖上冈人。建湖县淮剧团音乐设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市戏剧家、音乐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为剧团的《秦雪梅吊孝》、《香罗恨》、《祥林嫂》、《丁黄氏》、《十把穿金扇》、《白蛇后传》、《鸳鸯村》、《如何不如何》、《贾干事下乡》、《水乡二柳》、《公公做媒》等多个剧目担任音乐设计,在历次省、市重大艺术活动中获多个音乐设计奖。也曾为宝应县淮剧团的《杨柳湾》、《养蛇女》、滨海县淮剧团的《三秀才》、淮安县淮剧团的《庄家少爷》、兴化县淮剧团的《留一盏灯》、涟水县淮剧团的《王秉章》、《刘胡兰》等剧作曲,为上海市淮剧团的《大路朝天》、《夫差与西施》、《窦娥冤》等剧配器。特别是在江苏省淮剧团《蓝齐格格》、《一江春水向东流》、《太阳花》、盐城市淮剧团的《今夜星辰》、《马代表进城》、《十品村官》,淮安县淮剧团的《韩信》等剧担任配器,这些剧目获得了国家、省级多项大奖。

  王钧章1956年生。建湖近湖镇人,1974年11月进建湖县淮剧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先后为《贾干事下乡》、《冲天鸟》、《大明贤后》、《盘石湾》、《陆秀夫》、《剃头匠与理发师》等数十台剧目进行舞美设计,其中《剃头匠与理发师》在省第五届戏剧节上获舞美设计奖。

  李秀梅女,1964年生,建湖高作人。1994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编剧班,现为芦沟镇文化站长。从事文化工作以来,创作小戏和大型现代戏10多部。其中《辛酸的风流》、《此情难却》、《回乡记》、《造桥记》、《十八里路弯弯》、《冬去春来》、《苦泉水》等均获市新剧目奖,小戏《泼姐骂鸡》获省、市优秀剧目创作奖,并发表于省《戏剧丛刊》。

Tags:

作者:本站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 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www.jhxw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建湖县委新闻信息中心主办 建湖县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心承办
E-mail: jhwlzx@163.com   苏ICP备11032266号  Tel:0515-8622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