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5365官方网站

搜索

小巷悠悠话汤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周兴明 张万康  来源:建湖日报   发布时间:2017-07-14 11:30:09
  汤碾人洪伟先生曾经在《长河入梦》里写过自己的家乡:老家塘河西岸是汤碾,老街道,青石板,黛瓦凌檐,小巷幽幽,青苔深深。有轮船码头,常有人坐在那里等轮船进城,也有砖头小路,由此可以一路到建湖县城。儿时汤碾有渡船。若在对岸,唤上一声,船夫老者,橹篙吱呀,缓缓而来……
  明洪武赶散年间,苏南的部分汤姓先人从苏州阊门迁徙到县境的西塘河西岸,在西邻建阳、北接高作的交界处定居。相传这里昔日多产稻米,因交通便利,南销通泰、北及淮涟,碾砻业较为发达,故取名汤碾庄。
  汤碾原是一个大村庄,有100多亩地,分为前汤碾、后汤碾,地势较高。西塘河中段又名张岐塘,早年是大运河与串场河之间的运盐水道。据《建湖县志》记载,西塘河,其上流南起兴化沙沟,至黄土沟、须沟口、楼夏庄、唐桥、湖垛、汤家碾、高作河口等处,至朦胧汇入射阳河入海。台胞左武章先生的文字里有这样的记载,洪武赶散时,建湖境内的陆地主要是两块,一块是东线上冈条状陆地,另一块就是今西塘河西边,南起沙村荡及楼夏庄,经湖垛、汤家碾、建阳至高作。汤碾庄东对钟庄、西邻建阳、南连湖垛、北接高作,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特殊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这座古老的农村集市。
  后汤碾南有一条市井气息浓郁的巷道,巷道呈“7”字型,没有具体的名字,当地人称“汤家小街”。在这条不长的老街上,房与房相对而望,小块青砖铺就的路面仿佛一条凹凸不平的时间隧道,走在上面似乎依稀可以听到当年商贩们热闹的叫卖声、吆喝声。
  在小巷老街通向马路的一端完好地保留着两口古井,据庄上老人汤乃玉说过去没有自来水,水井只有少数的大户人家才有。而大户人家可以在院内打上一口井,所以在那个年代井是富有的象征。小巷老街的另一端一直通到轮船码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来自各地的货物就是通过这条老街流向千家万户的。据当地的老人们回忆,从民国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街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老街上有磨坊、碾米厂、豆腐店、杂货店、浆洗店、银匠店、肉店等,光豆腐店就有三四家,米店更多。老街上还有老澡堂,清末民初就有了,只对男人开放,每到冬天,四里八乡的乡亲、赶集留宿的小贩、远近贸易的商贾都喜欢来这里洗澡。
  曾经的汤碾老庄有轮船码头,一级一级台阶簇拥下的老码头繁忙而杂乱。建湖北部乡镇的人们,当年就是从轮船码头坐船,去往自己要去的地方。东边农田的大米,西南沿荡的水鲜,北边的大豆高粱,也在此集散,可以说西塘河边上的汤碾老街,是当地几代建湖人的集体乡愁。随着时代的变迁,陆路交通的发展,轮船客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汤碾庄的农村集市也随之衰败。如今的汤碾庄已变得冷清,昔日林立的商铺已不复存在,在这里经商的外地人都已离去,而本庄的居民也大都举家搬迁到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更好的居民点居住。现在,前汤碾、后汤碾总共还居住着20多户,70多人。
 

Tags:

作者:周兴明 张万康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 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www.jhxw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建湖县委新闻信息中心主办 建湖县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心承办
E-mail: jhwlzx@163.com   苏ICP备11032266号  Tel:0515-8622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