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5365官方网站

搜索

新华日报:建湖,创新驱动挺起发展脊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倪世勇 陈鸿斌 程干峰 林培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9-20 07:55:45

  办节庆,难在请嘉宾,尤其苏北地区。可最近开幕的建湖县“首届科技与人才节”,却从海内外呼啦啦来了130多位院士、教授。建湖人面子为何这么足?原来,其中100多位嘉宾早已是县政府和各大企业“科技顾问”,家里人、家里事,办节岂能不捧场?关键是,这次科技峰会群英荟萃,机缘难得,不知蕴藏多少“头脑商机”!
  宾客盈门,“首届科技与人才节”总策划、县委书记葛启发忙得很开心。他说:“建湖要转型跨越发展,必须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投资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过度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人才和科技进步转变。办节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创新驱动理念,最终变成建湖经济发展方式。”
  建湖的创新驱动确已破题,集中体现在石油装备和节能电光源两大集群产业上。去年,这两大产业销售分别达到150亿元和80亿元,占据全县工业的半壁江山。而建湖,也成为苏北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的县。
  节庆期间,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提醒记者关注“建湖现象”:不产石油,却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没有矿产,却成“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而两大产业集群的过程,也是建湖创新驱动实现“三级跳”的过程——从集聚创新资源、到构建创新平台、再到打造创新基地。“这,对面上应该有启示。”夏冰认为。
  农业大县建湖,当初同一流的科技和人才几乎不沾边。全县几百家企业便走出去,寻找行业对口的院士专家、高校院所攀高亲。“百家企业联姻百所高校,百名专家支撑百亿产业”,是建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生动写照。
  从此,远在苏北的建湖,成为诸多高新产品的“梦工厂”。鸿达阀门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研发的海洋钻井平台钻杆自动排放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豪迈公司院士团队研发的专利产品就有40多项,主导制定的《冷阴极节能灯国家标准》,成为飞利浦、欧司朗在华企业的通用标准。
  向全国科技资源“淘宝”固然好,但也要靠自己骨头长“肉”。建湖便以企业为主体,构筑自主创新之“巢”,吸引全国创新要素“回家”,垒造以研发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全县拥有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和省级技术工程中心31家。
  大企业有创新平台,小企业也有孵化器——占地2000多亩的县民营科技创业园,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了500多家小微企业,互成产业链,其中藏龙卧虎。如永维公司研发的深海采油型隔水密封导管,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做成了国家标准。
  重视创新载体建设,依靠核心竞争力玩转市场。建湖企业主导制定的国家生产标准已有89项,居盐城市之首。每年专利申请量超2000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申请居全省前列,成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县。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原动力。建湖把招才引智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每年至少引进1200名大学生、10名省“双创”人才、4名国外专家,夯实创新的人才基础。
  如今,全球每4只节能灯,就有1只产自建湖;全县1300家油田井口装置企业,数量全国夺冠。得益于这两大创新基地的“裂变效应”,全县产业格局和品位迅速整合提升,创新协同能力增强,并向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及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挺进——5月份,登达汽车公司已产出首批100辆中型新能源客车,年内还将下线1000辆;首架“建湖造”小飞机,也即将放飞蓝天……
  “建湖正向科技城嬗变。”县科技局局长曾崇高如数家珍:国家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月份落成;节能电光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年内验收;7月份以来,县2.5产业园、城北创新城、未来科技城相继开工……建湖创新驱动发展天正晴、路正长。

  (本报通讯员 倪世勇 陈鸿斌 程干峰 本报记者 林培)

Tags:

作者:倪世勇 陈鸿斌 程干峰 林培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 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www.jhxw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建湖县委新闻信息中心主办 建湖县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心承办
E-mail: jhwlzx@163.com   苏ICP备11032266号  Tel:0515-86227355